

許多人都遇到過新買的衣物只穿過幾次或只是輕輕摔倒磨了一下衣物就出現(xiàn)破損的情況;而有些舊衣服即便穿的時間很久也只是顏色變舊,整體處于完好無損的狀態(tài)!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衣物的質(zhì)量上存在差距,但你知道是由于衣物什么樣的性能會導致出現(xiàn)這種差距嗎?本次杭美檢測(HQTS-QAI)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紡織品耐磨性能吧!

紡織品耐磨性
織物的磨損是指織物之間或與其他物質(zhì)之間反復摩擦,織物逐漸磨損破損的現(xiàn)象,而紡織品耐磨性的測試原理則是指紡織品在機械力反復摩擦的作用下,抵抗磨損的能力。
織物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不同的外界因素的作用,特別是經(jīng)常與周圍所接觸的物體項目摩擦,造成織物不同程度的磨損乃至損壞,影響其使用性能。
檢測織物的耐磨性,可以提高紡織品的利用效率,是紡織產(chǎn)品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指標。
磨損表現(xiàn)
1、摩擦過程中纖維之間不斷碰撞,紗線中的纖維片段因疲勞性損傷出現(xiàn)斷裂,導致紗線的斷裂;
2、纖維從織物中抽出,造成紗線和織物結(jié)構(gòu)的松散,反復作用下纖維可能完全被拉出,導致紗線變細,織物變薄,甚至解體;
3、纖維被切割斷裂,導致紗線的斷裂;
4、纖維表面磨損,纖維表層出現(xiàn)碎片丟失;
5、摩擦產(chǎn)生高溫,使纖維產(chǎn)生熔融或塑性變形,影響纖維的結(jié)構(gòu)和力學性質(zhì)。
磨損表現(xiàn)在織物的形態(tài)變化主要是破損、質(zhì)量的損失、外觀出現(xiàn)變色、起毛起球等變化。
常見測試標準
紡織產(chǎn)品的耐磨性能檢測有多種方法,例如平磨法、曲磨法、折邊磨法和復合磨法等。馬丁代爾法屬于平磨法的一種,被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用紡織品、裝飾織物、家具用織物的耐磨性檢測,以下標準都為常見的使用馬丁代爾法的標準。
我國標準
GB/T21196.2-2007《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2部分:試樣破損的測定》
GB/T21196.3-2007《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3部分:質(zhì)量損失的測定》
GB/T21196.4-2007《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4部分:外觀變化的評定》
國際標準
ISO12947.2—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2部分:試樣破損的測定》
ISO12947.3—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3部分:質(zhì)量損失的測定》
ISO12947.4—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4部分:外觀變化的評定》
美國材料協(xié)會(ASTM)標準
ASTMD4966-2010《織物耐磨性測試馬丁代爾耐磨測試儀》
歐盟標準
ENISO12947-2:1998《紡織品馬丁代爾法織物耐磨性的測定第2部分:試樣破損的測定》
ENISO12947-3: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3部分:質(zhì)量損失的測定》
ENISO12947-4:1998《紡織品用馬丁代爾(Martindale)法對織物抗磨損性的測定第4部分:外觀變化的評定》
注:以上標準,是國際上幾個具有影響力的標準化組織發(fā)布的織物耐磨性能檢測——馬丁代爾法方法標準。其中,歐盟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中國國家標準檢測方法基本等同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規(guī)定,只是標準的適用范圍增加了涂層織物,并針對涂層織物的檢測,增加相應的涂層織物破損規(guī)定、摩擦負荷參數(shù)、標準磨料和標準磨料更換要求。美國標準包括耐磨性檢測方法規(guī)定、馬丁代爾耐磨測試儀及輔助材料的規(guī)定二部分內(nèi)容,其中檢測方法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ISO12947.2~4基本一致,在質(zhì)量損失的測定和外觀變化的評定方面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ISO12947.3~4略有不同,在試驗的終點條件以及檢測結(jié)果表示上更簡化了。
測試過程概述
以ISOI2947.1耐磨測試標準方法為例介紹
01測試原理
已知的壓力和磨擦方式的條件下,將試樣按一幾何圖形軌跡磨擦,圖形剛開始為一直線,接下來變得越來越寬并形成為一個橢圓形,之后又變窄,最后沿原直線相對方向又形成一直線。將試樣沿上述軌跡重復磨擦直至規(guī)定的圈數(shù)后進行評定。
02試驗過程
一、試樣制備
從樣品上切取3塊直徑為38mm的圓形試樣,將試樣進行預調(diào)濕和調(diào)濕,測試時應將試樣在標準環(huán)境下調(diào)濕平衡,調(diào)濕平衡的終
點一般認為是當試樣在2小時內(nèi)其重量的變化不超過0.1%為終點。在測試前,應將試樣在溫度為21±1℃,相對濕度65±2%的標準環(huán)境下調(diào)濕至少4小時。
二、放置
將每一測試平臺上置一片標準羊毛氈,直徑大概為140mm,接著放一塊尺寸相當?shù)臉藴誓湍ゲ?,將裝樣重物壓在平臺上以使得標準耐磨布及羊毛氈更平,將羊毛氈及標準布夾緊,之后移去裝樣重物,并檢查羊毛布是否卷曲及夾不緊,如果需要,可重新裝樣。對于選項3(詳見第四部分“評定”),為了評定其測試結(jié)果,應先稱量試樣并精確到毫克。將試樣正面置于持樣環(huán)上,對于布重小于500g/㎡的試樣,在試樣上放一塊直徑為
38mm的海綿,再放入金屬插件,根據(jù)生產(chǎn)廠家的說明裝好持樣品。將裝好試樣的持樣品置于耐磨平臺上,并在夾持樣品上加上所需壓力的重錘:對于服裝面料為9Kpa(594g),對于裝飾布為12Kpa(795g)。
三、運行
設置儀器圈數(shù),并開始運轉(zhuǎn),如果為選項1和2(詳見第四部分“評定”),在測試過程及終點檢查試樣。當測試終點快到時,在每一次檢查時,降低其間隔的圈數(shù),如果試樣起球,用彎剪剪除。對于選項3,到達運轉(zhuǎn)的終點后,稱量試樣并精確到毫米。
四、評定
選項1:對于機織物,測試終點為斷兩根或更多的紗線,對于針織物,終點為一個破洞產(chǎn)生時。
選項2:測試終點為當其顏色或外觀變化達到足可以使消費者抱怨時為止。
注:①由不同的原因均為造成其顏色變化,例如:試樣表面掉毛或起毛羽或毛羽起圈形成花式紗樣。由不同的類型的纖維經(jīng)染色并混紡,其紗線或纖維的不同程度的磨損,均會造成顏色或外觀的變化,對于這種情況,其測試的終點一般采用變色灰卡評定。
②測試的終點一般以變色達到灰卡3級及以下時結(jié)束測試。
選項3:通過對耐磨前后試樣重量的變化來評定,其重量的減少可以基于測試前的重量為基礎以百分率表示。
影響織物耐磨性能因素
織物組織
織物的組織結(jié)構(gòu)決定了織物的緊密、厚實程度,對其耐磨性有顯著影響,平紋組織>斜紋組織>緞紋組織。
紡織品的幾何結(jié)構(gòu)
織物的厚度、經(jīng)緯密度、單位面積的重量、織物表觀密度與毛羽含量等。
一般來說,織物越厚、經(jīng)緯密度越高、單位面積的重量越大、表觀密度越高、毛羽含量越高,耐磨性能就越好;反之,則耐磨性差。
纖維種類
一般來說纖維耐磨性大小為:錦綸>丙綸>維綸>乙綸>滌綸>腈綸>氯綸>毛>絲>棉>麻>富強纖維>銅氨纖維>粘膠纖維>醋酯纖維>玻璃纖維。
纖維結(jié)構(gòu)
從纖維結(jié)構(gòu)上比較,圓形橫截面結(jié)構(gòu)纖維的耐磨性高于異形纖維強度;纖維越細耐磨性越差。所以為了提高耐磨性,需盡量選擇耐磨性好的圓形截面纖維。
后整理
織物后整理可以影響織物耐磨性,將物理和化學方法結(jié)合起來,賦予織物某種特定性能的整理。如防護整理:防水、防火、防霉、防油污、防寒、防起毛起球。
杭美檢測
杭美檢測(HQTS-QAI)紡織實驗室擁有專業(yè)的檢測技術團隊,精通各類相關法規(guī)標準,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可按照各類標準進行檢測,歡迎各位前來咨詢。
分享: